2017 GSX-R1000 賽道DNA 眾所期待王者歸來

 

2017 GSX-S750  配置GSX-R750引擎 精心調教 蓄勢待發

 

2017 GSX-R150/S150 動感跑格 卓越性能 勁在眼前

 

MotoGP車手青木宣篤與加菲貓的名人對談 

 

 

 

 

眾所期盼的GSX-R1000R終於在今天正式發表囉! Suzuki台鈴機車也針對了當家GSX-R家族作為這次發表的主題,帶來了一共五款2017最強、最具特色、最受矚目的機種,這五台車種分別是GSX-R1000R、GSX-R1000、GSX-S750、GSX-S150、GSX-R150。其中又以GSX-R1000R最受到各界的矚目,比起以往Suzuki的當家跑車GSX-R1000來說更加地接近賽車設定,至於到底有什麼樣耳目一新的創舉就讓各位跟著小編們一起來深入了解吧! 除此之外,同時也非常榮幸的邀請到日本知名現役賽車好手『青木宣篤』親臨現場與各位朋友們分享親身騎乘GSX-R1000最真實的體驗。

 

 

2017新車發表會現場由台北擊鼓集所帶來的一串精彩的打鼓表演拉開序幕

 

 

台鈴工業董事長黃教信上台做開幕致詞,對於引進的全系列車款、相信能讓重車市場注入更多新選擇

 

 

台鈴工業總經理 藤照博,他也提到從1985年以來、全球的GSX-R車系已賣出超過一百萬台,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營業部資深經理林進賢,提到新年式的阿魯來勢洶洶,擁有頂級的規格、不會讓仿賽迷們失望

 

 

發表會現場直接請來重量級嘉賓,那就是SUZUKI鈴鹿八耐冠軍選手、青木宣篤,騎著阿魯出場讓現場引起一陣騷動

 

GP廠車試車手-青木宣篤 

 

 

 

 

 2017 GSX-R1000R [賽道DNA]

 

 

 自1985年GSX-R阿魯車系發表以來,即以賽車實戰科技轉化為市售仿賽車聞名,而三十幾年以來,該車系全球累計銷售早已突破百萬輛,同時也因為優異的性能與良好的操控性,在全球機車迷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台鈴SUZUKI引進全新開發的2017年GSX-R1000R相信將帶給台灣消費者熱血沸騰的感受。

 

 

 

台鈴SUZUKI 資深經理 林進賢表示:「歷經八年,2017年全新改款的GSX-R1000R,源自於MotoGP血統及科技,以成為賽道中最強的超級運動車款為目標,今天在台灣正式發表。」 GSX-R1000引擎源自於MotoGP賽車技術,開發核心為Broad Power System 全域動力系統,佐以四大引擎技術,SR-VVT 可變汽門正時系統、S-TFI雙噴油嘴系統、SET-A排氣旁通閥門系統、S-DSI多層進氣岐管系統、實現了低中高速轉速域完美的動力輸出,即便在台灣嚴格的油耗及噪音法規下,在高達11000rpm轉速下立即爆發出高達188ps驚人馬力,代表了日本SUZUKI及台鈴SUZUKI工程人員通力合作下的心血結晶。

 

 

 

除了引擎動力系統的革新外,輕量化的鋁合金車架,前後懸吊系統採用SHOWA 最新科技頂級的BFF零平衡前叉及BFRC零平衡後避震器,利用流體流動將前後震器作動時產生的壓力消除後,提供賽道等級的絕佳路感與車輛循跡特性,另外電控配備方面包含全液晶儀表板,全車LED燈具,及業界先進的電子控制系統如Motion Track ABS(彎道ABS),十段循跡控制系統,IMU慣性測量儀,MotoGP科技的Launch Control起步彈射系統,滑動離合器,雙向進退檔快速排檔系統、低轉輔助系統及一鍵啟動智能開關。

 

 

 

 

2017 GSX-S750 [熱血街車魂]

 

 

GSX-S750的心臟來自聲譽卓著的GSX-R750引擎,經過重新調校,搭配特殊曲軸箱通氣口設計,降低引擎吸氣阻力導致的動力損失,馬力由106ps提升至114ps,同時產生的充沛低轉扭力,因此在一般道路或公路上使用,更顯得心應手,動力隨手拈來,隨傳隨到,熱血街魂,蓄勢待發。

 

 

其熱血動感的侵略外型設計,也融入了GSX-R家族跑車外觀的元素,而值得一提的是前叉採用世界大廠KYB的可調整黃金倒立前叉,運動感十足的10幅鋁合金鋼圈,與多連桿中置後避震器,煞車系統則配置NISSIN 輻射對向四活塞卡鉗及310mm 浮動浪花碟盤,提供卓越的煞車及車身動態穩定性。

 

 

 

 

而在電控系統方面,則有三段TCS循跡控制系統,無論在運動性能模式、一般道路市區模式、濕地騎乘模式等等,均能提供騎士最佳車身過彎穩定性及極高的駕乘樂趣,另外更配置了全液晶儀表板,低轉輔助系統,一鍵智能智能開關及高亮度LED定位燈與尾燈..等等,如此豐富的配備,更能彰顯熱血騎士的氣勢不凡與蓄勢待發、鼓動的情緒,無論是市區走行或山道挑戰,發動油門吧!

 

2017 GSX-R150/S150 [動感跑格]

 

 

 

 

充滿動感跑格的GSX-R150/S150,除了被暱稱為「小阿魯」外,其實無論是動力系統,外型設計,電控系統都源自於GSX-R家族的DNA。外觀線條除了有流線動感外,也具有賽車元素與風格,日本為台灣特別開發的150cc規格,動力系統方面則採用DOHC 4V 雙凸輪軸四氣閥高效能引擎,在10500rpm轉速時能產生近19.2ps的超強馬力(台灣規格認證中,會因油耗、噪音、汙染而進行調整),為同級距最大馬力、迷你仿賽車的機種。

 

 

 

 

搭配輕量化車體( GSX-R150僅131公斤,GSX-S150版則為130公斤)和低座高785mm設計,即便GSX-R150/GSX-S150把手位置不同,騎士也能享受不同騎姿所帶來的駕馭樂趣,搭配ABS防鎖死煞車系統,290mm浪花碟盤,及中置多連桿後震器,而科技配備則有全液晶儀表板,及一鍵智能啟動開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SX-R150 特別配備KEYLESS 無鑰匙啟動裝置,GSX-S150則配備防盜磁石鎖。相信騎乘動感跑格的GSX-R150/GSX-S150的騎士們在無論穿梭市區、山道、賽道間的不同風景,都能勁力以赴,勁展笑顏。

 

頂尖對談 青木宣篤與MotoGP主播 陳琮閔(加菲貓)論 GSX-R1000R

 

 

 

本次記者會特別邀請兩位貴賓,其中一位是曾經擔任MotoGP賽車手的青木宣篤先生,現任SUZUKI MotoGP試車手及日本八小時耐力賽現役選手,同時也邀請陳琮閔先生(加菲貓),現任MotoGP 車評與加州賽車學校華語區總召,進行名人對談,兩位名人對話中提及:「2017年的GSX-R1000沿用了許多MotoGP的技術如高韌性的車體設計、可變汽門正時、高轉連低摩擦輕量化閥門系統(Finger follower valve train)、線傳油門控制系統、循跡防滑系統及車體的形狀等,也都是以從MotoGP所孕育出的技術為基礎所製作的。

 

 

 

而其強大的動力,有如騎乘MotoGP廠車時擁有的加速感,加上高韌性的車架,除了能讓騎士更安心,並且得到更好的轉向性能外,青木先生笑著說,讓人不禁認為自己過彎的技術是不是越來越好,而以這樣的組合為基礎,加上最新的電子配備,同時延續上一代GSX-R1000的優質操控特質後,我們將這輛車做了大幅度的進化。」

 

 

加菲貓接著特別問起最近具有極高關注度的GSX-R150,該車的設計過程與青木先生的評價如何? 青木先生回答: 「GSX-R150和GSX-R1000是在同樣的地點,一樣的賽道上所開發出的150cc跑車,以車輛的綜合性能來看,這是一台具備高性能,佐以騎士緊湊的騎乘姿勢設定且適合在賽道上走行的車輛,我想這也是GSX-R150被選為比賽用車輛的原因,該車不僅在日本鈴木超高速的測試場內所鍛鍊出來輕量且輕盈的車體結構,同時也擁有GSX-R家族血統, 能夠適應在直線賽道上加速的強力引擎及同時具備優異的轉向性能」

 

 

 

GSX-R1000R的TCS循跡系統有10段可調,就算是身為職業選手的青木、依然會保留循跡系統選擇2段來騎乘賽道

 

 

這次機會難得、請到特別來賓現役選手兼任Suzuki研發設計的青木宣篤先生,來為台灣車友介紹全新阿魯

 

 

 

青木先生大力推荐R150為初階賽車入門使用車款

 

 

 

台鈴工業董事長 總經理 資深經理 選手青木宣篤 合影留念

 

大家最期待的售價公布

 

 

GSX-R1000R 售價 828,000

GSX-R1000  售價 698,000

GSX-S750    售價 428,000

GSX-R150    售價 128,000

GSX-S150    售價 118,000

 

全場關注的焦點

賽道科技注入的 GSX-R1000R

 

本次發表會的最大焦點莫過於這台全新的GSX-R1000R。使用了大量從MotoGP蒐集而來的技術,以氣門系統來說,也就是鈴木自家的SRVVT(Suzuki Racing Variable Valve Timing)氣門可變系統。與其他車廠使用複雜結構的設計有所不同,Suzuki使用的是12個鋼球定位在傾斜的進氣凸輪鍊輪中的徑向凹槽,並與直進徑向凹槽的引導板直接連接到凸輪軸。因此在轉速變高時,藉著離心力而將鋼球向外移動,藉此改變凸輪位置而將正時改變,而達到簡單、緊湊,以及輕量又具信賴性的高動力輸出。在氣閥機構上,原本使用的Bucket-tappet結構變更為Finger follower的方式。此一改變由於直接減少了重心質量的影響以及磨擦上的損耗,因此對於高轉速域的表現有著實質上的助益。此外,引擎本體的傾斜角度從32度拉直到26度角,因而獲得22.2mm的短縮距離。而寬度則是降低了6.6mm,同時也讓後搖臂得以增加了40mm之多。

 

 

Suzuki收集了近幾年在Motogp的賽道技術經驗,以全新的車頭亮相

 

 

R版的阿魯使用的是高級的Showa Bff前叉懸吊,也是R版與一般版本的最大差異

 

 

全新的多功能液晶儀表

 

MotoGP 等級的電控技術

在電控裝置上,除了維持以往的電子油門(Ride by wire throttle)、動態牽引力控制(Motion Track Traction control)、動力輸出切換(S-DMS)、運動煞車系統(Motion Track Brake System,另外可藉由IMU的三軸感測車身的前後俯仰、左右偏移與滾動的方向,從而抑制在重煞車時後輪浮起的不利影響,特別在賽場上的嚴厲使用條件下)。但GSX-R 1000R更多了快排(Quick shift system,包括進、退檔)和起步輔助裝置(Launch control system,可抑制前輪浮舉的不利影響)。而在懸吊方面,GSX-R 1000前叉用的是SHOWA製的BPF,而GSX-R 1000R則是更高階的SHOWA Balance Free。在車架結構上,全新的GSX-R 1000/R單是在副車架上就減少了1kg之多。而在主車架上,應用最新的分析技術使得新車架比舊款的輕了10%,但剛性強度更高。而在龍頭的前傾角與拖曳量上也做了微幅的調整(既有的款式為23°50’, 98 mm。新款則為23° 2’, 95 mm)。在車體外觀上,雖然GSX-R 1000與GSX-R 1000R都是使用LED燈具的車頭大燈,但GSX-R 1000R多了同為LED製的定位燈眉。

 

 

Suzuki自從回歸Motogp賽事之後,持續的累積經驗研發車子,近幾年的成績也是越來越好

 

 

SRVVT等賽道技術使性能大幅提升的999.8cc直4缸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