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ZUKI V-STROM 650 XT

 

優質休旅風格再進化

 

  在多功能車蔚為風潮的現在,歐洲頗受好評的V-Strom 650作為入門車款總是覺得少了些什麼,現在SUZUKI聽到了大家的聲音,正式推出更具越野風味的V-Strom 650 XT。

 

文.攝影/KOBAYASHI ★ 特別感謝/總代理台鈴工業

  

國內資深二輪媒體前輩,現在依舊活耀於重車界,以本誌技術顧問兼任特約專欄作家的身分提供優質稿件,有時也會以測試車手之姿出現在誌面上,並對所測試的車輛提出精闢的剖析與見解。

 

 

十二年的進化有成

 

  第一代的SUZUKI V-Strom 650於2003年推出,儘管當初因為外觀設計,而並沒有如預期中的熱銷,但一切的轉捩點就在2006年,由內而外進行大改款,採用Gladius 650的引擎為基礎重新調整,外觀也變得比較討喜,瞬間成為同級距銷售量最好的一款車,於去年科隆車展登場的V-Strom 650 XT,可以說實現了多功能車款族群的宿願。

  動力部分與標準版V-Strom 650並無二致,比起級距相同使用並列雙缸引擎的車款,V型雙缸引擎的震動抑制能力較強,而且中低轉的表現都非常出色,讓剛接觸重車的騎士可以輕易上手。

  或許較為高聳的車身,一開始看起來會頗有壓力,但實際上跨坐上去沒多久就能開始享受高座高帶來的舒適感,而且和同樣取向的歐系車相比,本車的騎乘姿勢已經保守許多,8800轉輸出的最高馬力為66hp,而6㎏-m的扭力峰值出現在6500轉,對於非極限取向的騎乘方式來說已經相當夠用,尤其是中低轉速域的輸出曲線令人讚譽有加,同時也不用擔心轉速快速提升的同時,會帶來強烈的震動,SUZUKI在這方面可是相當用心。

 

 

 

安心騎乘親切好上手

 

 

 

無內胎鋼絲框的優勢

 

  鋼絲框雖然美感十足,但洗車時可是相當頭痛,而且鋼絲頭也讓輪框無法氣密,必須使用內胎來撐起胎型,可是一中釘就會快速消氣,高速騎乘時尤其危險。V-Strom 650 XT的鋼絲框,鋼絲頭設計在輪轂上,尾端也是獨立勾在框體上,使中央呈現完全的氣密狀態,讓騎士可以省去使用內胎的麻煩外,更能安心使用高速胎並且不用擔心破洞時輪胎迅速消氣。

 

 

 

SUZUKI V-Strom 650 XT

 

 

 

HONDA CB1100 EX

 

 

 

充滿魅力的外裝晉級

 

  改款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全新搭配的鋼絲框,而且為無內胎式設計,對於整備的便利度或是騎乘安全性來說都加分不少,可以輕鬆使用高速胎,而且和標準版的V-Strom 650相比,並不會因為鋼絲框重量較重造成龍頭反應遲鈍,而且保有優越的吸震能力,對於國內較為顛簸的路面狀況來說,可說是如魚得水。

  在懸吊系統的設定方面行程長度較長,但因為原廠設定偏軟,雖然在吸震方面有所助益,但在傾角過彎時仍然會有一點點的不安,因應這點原廠的前後避震都可調,有一字起子就能自行調整。制動系統比照標準版V-Strom 650,前雙後單配置對於本車的速度及車重來說相當夠用,ABS介入的時間與反應也令人相當放心,原廠所配備的輪胎為道路越野兩用胎,一般騎乘也足以應付,但若只是街道上騎乘,使用專門的街道胎將會有更驚艷的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V-Strom 650 XT,車頭前方所配置的加長型「鳥嘴」,除了造型美感加分不少外,對於將氣流引導至水冷排加強撞風也有相當成效,可是不少原來標準版V-Strom 650車主想改裝的逸品呢。

 

 

 

 

 

  由於多功能車的先天體質,本車座高較高,不過比起其他歐系多功能車而言已經相當友善,初次跨上雖然會有些緊張,但稍微騎一下就能感受到本車的舒適性了。

 

 

冒險者的好動靈魂

 

國內騎士的專屬好禮

 

  這次SUZUKI重車總代理台鈴工業,將這款V-Strom 650 XT作為上半年的重車機種新興強力主打,特別替國內騎士準備了六大好禮,包含了加長型風鏡、引擎下護板、車身防護桿、中置駐車架、手把護弓與後行李箱,每一項都是針對國內騎士的用路需求,兼具了功能、美感與舒適性。其中加長型風鏡的雙層設計緣自於船艦,能利用分割的兩道氣流互相干擾,讓風不直接撞在騎士頭部,在減低騎乘疲勞感有著相當優異的效果。

  後行李箱經過國內騎士反應之後,台鈴特別準備了容量更大的款式讓其是出門沒有後顧之憂;手把護弓不但能發揮保護之效,在冬天騎車時更能避免刺骨寒風吹在手上;中置駐車架對於國內騎士來說也是便利的配備,而引擎下護板、車身防護桿的效果更不用贅述。這麼多好康加持,標準版時沒有入手的騎士們,現在應該沒有理由再觀望了吧。

 

 

 

全面換裝冒險魂爆發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車身防護桿是倒車時的最強防線

 

 

 

雙層可調的加長型風鏡,導入了船艦的設計巧思

 

 

 

手把護弓除了看起來更為熱血外,防護保暖一舉兩得

 

 

 

容量超大的原廠後行李箱,內部附有固定用彈性繩

 

 

 

鋼絲框的導入讓視覺、吸震能力有所提升,更採用無內胎設計

 

 

 

簡單易讀的指針液晶混搭式儀錶板,可透過手把開關切換顯示

 

 

Q&A

Q:鋼絲框騎乘起來是否會讓龍頭鈍鈍的?

A:其實不會,在這種反應靈敏度下又能夠保有優異的吸震能力,是相當不錯的配置。

Q:和中量同類型車相比,有無優勢?

A:引擎部分佳,以往中排氣量要有速度一定要到高轉速域,但本車在中低轉速的扭力表現特別好,同時抑震效果也好。

Q:本車座高較高,有無騎乘上的建議之處?

A:基本上不要有壓力輕鬆騎就好,和歐系多功能車相比,姿勢已經十分保守好騎了。

Q:全車對應顛簸路面的能力?

A:鋼絲框加上較軟的避震器設定,配上兩用胎,就算突然遇上了未鋪裝道路,也可以心平氣和地直接騎過去。

Q:長行程避震的反應如何?

A:由於避震器較軟,在彎中吃掉的行程較多,但原廠前後都有可調機制,要改善不成問題。

Q:兩用胎的配置?

A:道路或輕度越野都能應付,但是如果只專注在道路騎乘,建議可以換裝專門的道路胎。

 

 

 

 

 

規格表SPECIFICATIONS

引擎形式……水冷四行程V型雙缸八氣門DOHC

壓縮比………11.2:1

內徑×行程…81×62.6㎜

排氣量………654㏄

最大馬力……66hp/8800rpm

最大扭力……6kg-m/6500rpm

輪胎尺寸……(F)110/80 19‧(R)150/70 17

軸距…………1555㎜

全長…………2290㎜

全幅…………835㎜

全高…………1405㎜

坐墊高度……835㎜

車重…………215㎏

排檔方式……往復六檔

油箱容量……2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