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M 125 DUKE
時代趨勢下的產物
當引擎downsize的趨勢隨著益發抬頭的環保意識而吹皺一池春水,無論放諸汽機車界似乎皆似乎是燃油車面對排汙法規最顯而易見的妥協與救贖;然而如此潮流在與東協各國小排量車款市場的一拍即合之下,造就了現今許多世界大廠皆對前往東南亞投產小排量車款的計畫蠢蠢欲動,而125 DUKE正是處於這個時代潮流下所誕生的一抹豔橘。
兇猛仿生扮相
在環保法規日益限縮燃油車生存空間的今日,開發出排量較小卻充滿樂趣的輕檔車款似乎已成為了各家車廠殊途同歸的共同默契。眼下我們就能看到如今許多大廠紛紛移往東南亞這個新興市場生產能夠對應該地區用車生態的小排量摩托車。就連一些日本車廠也將生產陣地移往泰國、印尼等國家,追求更高的營運收益。而我們今日可以看到BMW在印度與當地品牌TVS合作生產G310車系獲得了成功;而由於印度在此顯而易見地凸顯當地造車品質的進步,Trimph與Ducati近年來也隱約透漏了進軍印度的企圖心。而我們今天所要進行測試的KTM 125 DUKE正是與印度廠牌Bajaj所生產製造下的產品。
輕盈車體易於掌控
坐上車之後,雖說那高達830mm的帳面座高實在令人望而生畏,不過在較軟地後避震行程、窄小地座墊與125cc車款輕巧的車重等條件下,騎乘上依舊不會造成騎士太多的負擔。而身處第一人稱的駕駛者視角,就不得不談談那出現在新世代車款上的KTM MY RIDE全彩TFT液晶儀表。這套能夠透過藍芽與手機連結的系統,不僅可以透過左側把手上的控制鈕調整音樂、通話等功能,也能更改車輛的各項行車模式以及設定,前後輪的ABS系統也能根據設定做出不同的介入反映,對125 DUKE在騎士想要進行滑胎等動作時能夠更加如虎添翼。
高轉樂趣勾引神經
倘若在騎乘中維持高轉域攻略彎角,如刀切豆腐般的俐落、與高容錯率的操駕反應而為騎士帶來自由自在的騎乘感受。在彎中保持高轉,耳邊不時傳來排氣管所傳來的回火聲響,直到出彎之時大補油門出彎,KTM 125 DUKE在此時不必擔心輪胎失去抓地力、卻隨傳隨到的15匹馬力搭配這般車輛設定,簡直就是為台灣破碎曲折的山道環境而生。加上這台車輔以較密齒比的變速箱,在做退檔補油的動作時相較於大排量的車款,更能放心地享受身為一台輕檔車款的自在樂趣。